【水乡新篇】淀山湖以西:一个省界小镇的"三不管"到"三共管"蜕变记

⏱ 2025-07-17 01:45 🔖 上海龙凤419 📢0

上海娱乐联盟
(本报记者 周明 上海青浦报道)清晨的元荡湖面,上海青浦渔民老沈和苏州吴江养殖户老陈共乘一条渔船撒网。这个曾因"三不管"导致水质恶化的界湖,如今成了沪苏两地联合管理的示范水域。"他管东半湖我管西半湖,但鱼群可不管行政区划。"老沈指着手机上的联合巡湖APP笑道。

这个占地约2300平方公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,正在书写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范式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这里每个创新都突破常规:全国首张跨域"一照多址"营业执照、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、首条跨省域轨道交通......这些"破壁"举措背后,是两省一市签订的前所未有的"三地协议"。

在示范区规划展示馆,一组对比数据引人注目:PM2.5浓度下降32%,高新企业数量增长240%,省际断头路全部打通。更难得的是产业转型的"绿色加速度"——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全部采用地源热泵,嘉善祥符荡引进的荷兰温室实现零农药种植,吴江的恒力化纤建成世界首个再生聚酯闭环系统。

文化融合的"软连接"同样精彩。西塘古镇的评弹剧场里,上海游客跟着吴侬软语打拍子;金泽镇的"长三角作家村",三地文人共同创作《水乡三部曲》。教育领域的"学分银行"已累计互认课程187门,上海青浦高级中学的生态课会在吴江湿地实地教学。

"示范区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,而是产生化学反应的创新熔炉。"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这样形容。随着"江南水乡客厅"等重点项目推进,这片土地正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探路。(全文约3920字)
上海龙凤论坛爱宝贝419